NEWS
时间:2018-12-15 09:12:37 来源: 作者:
在巨鹿路上一个老式居民楼里,沿着狭窄的楼梯上楼,美国艺术家林耀民(Monika Lin)的工作室就在二楼的转角处。有外人进楼,居民却见怪不怪,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位华裔艺术家和她高鼻梁、深眼窝的外国面孔。
林耀民(Monika Lin)
移居上海12年,林耀民已经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。目前,她正在上海纽约大学执教“社会艺术实践”课程,常带着学生走街串巷,在上海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举办讲座和工作坊。“在上海,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异乡人。”林耀民说。
【“命运”让她回到中国】
说起来到上海的经历,林耀民用“命运”这个词来形容。60多年前,林耀民的父亲从中国台湾来到美国纽约,结识了来自瑞士的妻子。他也许不会想到,50年后,女儿又一次回到了中国,还选择在上海结婚生子。
上世纪60年代,林耀民出生于纽约曼哈顿,“林”来源于父姓,“民”来自于祖父定下的字辈。2006年,在美国教授艺术课的林耀民收到一家国内设计公司的工作邀请,远道而来。不过,这场“跨国恋爱”并不合适。和这家公司分道扬镳后,她却因此而留在了上海,一待就是12年。
林耀民工作室
为何选择留在上海?“在这里,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。”林耀民说。纽约虽然是个移民城市,但在她成长的过程中,却面临着不少冲突和困惑。父亲来到美国时,正处于二战刚结束的特殊年代,很多人也因此对亚洲人抱有敌意。“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来美国。身处自己的国家,我却像一个‘外乡人’。”
当林耀民来到上海后,作为一个真正的外乡人,她却并没有感受到格格不入。她曾经在德国、法国、瑞士、印度的城市进行创作活动,但来到上海,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接纳和欢迎。
现在,林耀民的女儿也已经10岁了。女儿在一所公办小学就读,中文很好,这学期还当上了中队长。在家里,林耀民也尽量会用中文和她对话。“命运就是这样,我们最后又回到了这片祖辈生活的土地上。”林耀民感叹。
【艺术探索在上海得到支持】
也许是因为自身的跨文化经历,林耀民对于社会文化建构十分感兴趣,“种族”、“女性”、“生态系统”、“身份”是她创作的关键词。作为一名艺术家,她认为上海的氛围相比纽约,给了她更多成就感。“在纽约、旧金山,人们总是对你抱有很多期望,希望你的画可以卖出高价。但在上海的画廊,我却得到了很多艺术方面的支持,让我探索真正想做的内容。”
在林耀民的工作室里,能够看到不少艺术作品。电脑后的墙上贴着用五颜六色的废弃塑料、泡沫等做成的《塑料河流》,让人们反思对于环境的污染。另一边则挂着由核桃壳组成的作品,每个核桃壳内都贴着金箔,有一个象征着某种未来的微雕形象。
《塑料河流》
在工作室的地上摆放着几面镜子,来自《涂漆》(Laquered)系列。在镜面上,彩色指甲油勾勒出了一个个戴着口罩、半低着头的女性形象,这些都是在上海的美甲沙龙店上班的女性。在林耀民看来,这些外来务工的女孩总是被人们贴上标签,但她们背后的故事却很容易被忽视。
为了还原她们的故事,林耀民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对她们逐一进行了采访,让这些美甲店女孩选择最喜欢的指甲油颜色,并为她们画上肖像。一开始,她的作画是在帆布上进行,之后改成了在特殊镜面上进行简笔画。“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透过镜子看到自己和对面的观众,思考作品折射出的问题。”林耀民说。